科技項目包含如下:
一、*********
火炬計劃
國家重點新產品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國家星火計劃劃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二、省級
醫藥衛生
電子信息
煤炭
生態環境和環境保護
節能減排與新能源
裝備制造
新材料
三、市級
醫藥衛生 電子信息 煤炭 生態環境和環境保護 節能減排與新能源
四、創新基金
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政府 專 項基金。通過撥款資助、貸款貼息和資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 動,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進程,必將 對我國產業和產品結構整體優化,擴大內需,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帶動和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穩定、快速的發展等起到積極的作用。
創新基金圖標以金鑰匙、兩片藍葉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略稱"創新基金" 為基本組成要素,通過藝術設計表現出兩片嫩芽捧起一把金燦燦鑰匙的圖形。
創新基金標志圖形上端的金鑰匙由C、T、E三個英文字母通過藝術變形組成。C、T、E既體現了創新基金的宗旨--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CHINA TECHNOLOGY ENTERPRISE),促進高技術成果的轉化;同時體現了科技型中小企業應是資本、技術、創業者的******集合(CAPITAL、TECHNOLOGH、ENTERPRENEUR)。由C、T、E字母構成的金鑰匙寓意著創新基金是國家對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從科技的殿堂走向經濟建設主戰場的最初始階段的支持,同時也是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啟通向成功之門的有力幫助。
圖標下端似手型的兩片藍葉,即表示科技型中小企業猶如春天的嫩芽,雖很弱小,但生機勃勃;同時也寓意著科技型中小企業期盼著得到更多的支持與幫助。
創新基金圖標整體寓示著國家創新基金將為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做出重要貢獻,同時科技型中小企業也必將在國家創新基金的支持和幫助下,躊躇滿志、英姿勃發。
科技型中小企業具有建設所需資金少,建成周期短,決策機制靈活,管理成本低廉,能夠適應市場多樣性的需求等特點,特別是在創新機制和創新效率方面具有其它企業無法比擬的優勢??萍夹椭行∑髽I既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實現技術創新的有效載體,也是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數年來的發展表明,科技型中小企業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經濟發展新的重要的增長點。因此,結合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特點和資本市場的現狀,建立以政府支持為主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是促進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
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作為中央政府的專項基金,將按照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進行運作,扶持各種所有制類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并有效地吸引地方政府、企業、風險投資機構和金融機構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投資,逐步推動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客觀規律的高新技術產業化投資機制,從而進一步優化科技投資資源,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和發展的良好環境。
優先支持技術領域
一、電子信息
(一)軟件產品
1. 基礎軟件
2. 支撐軟件
3. 嵌入式軟件
4. 計算機輔助工程管理/產品開發軟件
5. 中文及多語種處理軟件
6. 圖形和圖像軟件
7. 地理信息系統
8. 電子商務軟件
9. 電子政務軟件
10. 企業信息化應用和企業管理軟件
11. 電力系統應用軟件產品
12. 醫學網絡信息系統與軟件產品
13、云計算服務
14、物聯網應用軟件
(二)微電子技術
1. 集成電路設計工具開發
2. 集成電路產品設計開發
3. 集成電路封裝技術
4. 集成電路測試
(三)計算機及網絡產品
1. 計算機終端產品和外圍設備及關鍵部件
2. 網絡產品
3. 空間信息獲取及綜合應用集成系統
(四)通信產品技術
1. 光傳輸交換設備
2. 寬帶移動通信設備
3. 寬帶綜合業務接入設備
4. 業務與運營支撐系統
5. 網絡增值業務應用系統
(五)廣播電視技術產品
1. 演播室與運營中心系統
2. 網絡傳輸、監測與管理系統
3. 用戶終端系統
(六)新型電子元器件
1. 半導體發光器件
2. 片式元件和集成無源元件
3. 片式半導體器件
4. 電力電子器件
5. 中高檔機電組件
(七)信息安全產品
1. 安全測評和管理類產品
2. 安全基礎類產品
3. 網絡安全類產品
4. 專用安全類產品
(八)智能交通產品
1. 先進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統
2. 交通基礎信息采集、處理設備和軟件系統
3. 先進的公共交通管理設備和系統
4. 城市軌道交通安全控制與綜合調度產品
二、生物、醫藥
(一)醫藥生物技術與產品
1. 常見重大疾病防治用生物技術藥物
2. 新型疫苗和生物診斷產品
3. 生物分離純化技術與檢測產品
4. 生物技術加工天然產物
(二)中藥天然藥物技術與產品
1. 中藥創新藥物
2. 中藥新品種的開發
3. 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
4. 中藥制藥裝備及其集成
(三)化學藥技術與產品
1. 常見重大疾病治療用新藥
2. 藥物合成新技術
3. 藥物制劑新技術與新劑型
4. 藥物制劑新輔料
5. 新型體外診斷技術與產品
(四)醫療儀器、設備
1. 醫學影像技術與產品
2. 治療、急救及康復技術與產品
3. 醫學檢測、檢驗、監護技術設備與產品
4. 康復治療技術與產品
(五)醫用敷料與器材
1. 手術專用器械及新型敷料
2. 組織工程材料
3. 介入治療材料與產品
4. 其他生物醫用材料
(六)輕化工生物技術及產品
1. 生物催化技術及產品
2. 微生物發酵新技術和新產品
3. 新型、高效工業酶制劑
4. 天然產物有效成份的分離提取及加工技術
5. 生物技術在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劑領域的應用
(七)生物醫藥高技術服務
三、新材料
(一)金屬材料
1. 鋼鐵冶金材料
2. 有色金屬冶金材料及深加工產品
3. 稀土功能材料及電子信息金屬功能材料
4. 特殊合金及粉末冶金新材料
5. 低成本、高性能金屬基復合材料
(二)無機非金屬材料
1. 高性能無機非金屬結構材料
2. 高性能功能陶瓷
3. 人工晶體
4. 功能玻璃
5. 半導體材料
6. 超細、納米粉體制備與加工技術
(三)高分子材料
1. 高分子結構材料
2.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3. 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化和高性能化
4. 新型橡膠材料
5. 新型纖維材料
6. 生態和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7.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應用技術
(四)精細化學品
1. 電子化學品
2. 新型催化劑
3. 新型橡膠塑料助劑
4. 精細及功能化學品
5. 非石油路線制備專用和高附加值化學品
(五)新材料高技術服務
四、光機電一體化
(一)工業生產過程控制系統
1. 現場總線、工業以太網及現場局域網技術產品
2. 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產品
3. 基于PC的控制系統
4. 新型控制技術和產品的前端研究
(二)高性能、智能化儀器儀表
1. 新型自動化儀器儀表
2. 面向行業配套的傳感器
3. 新型傳感器和微系統
4. 科學分析儀器、檢測儀器
5. ******制造中的測控儀器
(三)先進制造技術
1. 先進制造系統
2. 數控系統及加工技術和裝備
3. 機器人開發及應用
4. 激光加工技術及設備
5. 紡織行業專用設備
6. 輕工行業專用設備
(四)新型機械產品
1. 機械基礎件
2. 通用機械
3. 專用機械
(五)電力與電工行業技術產品
1. 智能電網技術
2. 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
3. 電力電子技術和電工設備
(六)交通相關技術產品
1. 汽車發動機關鍵技術
2. 新型汽車關鍵零部件
3.高鐵與城市軌道交通機車關鍵零部件
(七)光機電一體化高技術服務
五、環境與資源
(一)水污染防治技術
1. 典型重金屬工業廢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
2. 高濃度、難降解、有毒有害工業廢水處理
3. 城市環保設施與二次污染處理及資源化技術
4. 中小城鎮污水和面源污染控制與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
(二)大氣污染防治技術
1. 煤燃燒污染防治技術
2. 工業向大氣排放有毒污染物防治技術及服務
3. 局部環境空氣質量安全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
(三)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綜合利用技術
1. 危險固體廢棄物的處置技術
2. 工業固體廢棄物的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及服務
3.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處置與資源化技術
4. 有機固體廢物的處理和資源化技術
5. 社會源有害固體廢物處置和資源化技術
(四)環境監測、應急和預警技術
1. 在線連續自動監測系統
2. 環境應急與常規監測儀器設備
3. 環境應急處理處置技術與設備
4. 環境樣品的采集與樣品制備技術
(五)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的關鍵技術
1. 重點行業污染減排和“低排放”關鍵技術
2. 水回用工藝技術和設備
3. 清潔生產關鍵技術
4. 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高技術服務
(六)資源高效開發與綜合利用技術
1. 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的開采技術與設備
2. 低品位資源綜合利用和共、伴生礦產的分選提取技術
六、新能源與高效節能
(一)可再生清潔能源技術及相關產品
1. 太陽能
2. 風能
3. 生物質能
4.其他新能源
(二)新型高效能量轉換與儲存技術和相關產品
1. 高性能綠色電池(組)及其相關產品
2. 新型儲能電池(組)及其相關產品
3. 燃料電池技術及其相關產品
4. 其他新型能量轉換與儲能技術與產品
(三)高效節能技術和相關產品
1. 生產過程余熱、余壓、余能的回收利用技術及相關產品
2. 建筑節能技術及相關產品
3. 分布式能源相關技術與裝備
(四)新能源與節能高技術服務
七、新能源汽車
(一)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平臺關鍵技術
1. 純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平臺關鍵技術
2. 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平臺關鍵技術
3. 混合動力汽車(含插電式)動力系統平臺關鍵技術
(二)電控相關技術與產品
1. 整車控制器及關鍵零部件控制器
2. 電控產品生產裝備、開發及標定工具
3. 電控系統共性元器件技術與產品
(三)電池相關技術與產品
1. 車用動力電池/超級電容
2. 車用燃料電池
(四)電機驅動相關技術與產品
1. 電機及控制器技術與產品
2. 電驅動系統總成技術與產品
3. 電驅動系統開發與生產裝備
(五)電動化底盤及車載信息系統
1. 電動化底盤及電動輔件系統
2. 電動汽車車載信息系統
(六)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相關技術與產品
1. 電動汽車充電、加氫技術與裝備
2. 電動汽車綜合能源供給系統
(七)電動汽車技術開發與集成應用高技術服務
1. 電動汽車技術開發服務
2. 電動汽車商業模式創新及集成應用服務
八、現代農業
(一)良種培育
(二)新型農業投入品
1. 新型藥物
2. 新型肥料和土壤調理劑
3. 新型飼料與添加劑
(三)農業先進裝備
1. 種植業機械
2. 畜牧水產裝備
3. 設施農業裝備
4. 農產品加工技術與裝備